吴小平:奇点之后,全体交易员退休
首先很感谢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把大家聚在一起聊一聊,刚刚听完了孔教授和王总的交流,挺有感触:一个是比特币,在上海这个中国最开放最包容的城市想不到这么大的会场,只有我一个人有比特币。我相信过几年,有没有比特币,是阶级的差异,这是第一个感触。当然,这个有赖于中国把国内三大交易所的比特币都关闭了,而芝加哥交易所搞比特币的期权,中国在这一块已经被边缘化了。
其次,我是滴滴的黑金使用者。我每个月在滴滴大概花七千块钱,因为滴滴太方便了,比如我晚上打完了麻将,他会来接我,如果我养个司机,我觉得对不起人家,人家有家有口的,谁愿意半夜起来接人。但是滴滴也让我挺恐惧的,它知道我哪一天晚上在哪个酒店,而我不愿意让滴滴知道。
谈到人工智能,这七年八年来,我相信中国所有的高净值人群都买过一种信托产品,这个信托产品背后是一个交易团队,但是它不太依赖于一个人的交易,而是依据某一个算法,然后在现货和期货之间做几十个策略,比如买一篮子股票,然后在期货市场上做空股指,谋求之间的一点点小小的利差。最近八年时间,在中国做这个产品,我听说过的所有的知名团队,没有一个团队是赔钱的,因为这个算法基于所有的信息不断进行修正,推算出今天要把哪几个踢出来,再加哪几个进来,而这还是一些很低级别的人工智能。我估计这在中国还是会受一些限制,所谓的高频交易等等不能成为现实,或者变成虚高频,如果真正从国外引进这些算法,我相信中国散户将会被大大的收割。
再往后,就谈到我今天交流的题目——奇点之后,全体交易员退休。我经常在浙大讲课时经常问一个问题:假如今天一阵狂风摧毁了菲律宾几十万亩的甘蔗田,第二天上海A股会怎么样呢?我相信几秒钟之内是不可能有答案的,因为甘蔗田被摧毁了,第一逻辑必然会想到白糖会涨,但是这里面涉及到大量的数据运算——白糖是白色商品,白糖涨了,对其他的白色商品会有影响吗?一个软商品会对硬商品产生影响吗?期货价格对A股市场哪一些行业产生影响?是七天产生影响还是一个月产生影响?这些东西都不是一个分析师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可以告诉你的,除非是不精确的答案。
其实失业的不止是交易员,主办方这本AI译文集中,就提到现在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上,比普通学校出来的放射科医生看得更准确。有人说这个事情还慢着呢,随着新软件令大数据计算速度更加快,我看不会那么慢,人工智能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在我去年参加的一次云栖大会上,大家就认为政府将来招商要五通一平,通新零售新智能等跟人工智能相关的,因为这里面用到了大数据、深度学习。比如新零售,怎么才能做到消灭库存?现在京东建那么多的仓库,就是为了加速送东西,有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零库存呢?第二个,新制造。现在我们的制造业,比如优衣库的衣服,能不能反向C2B,定制化?第三个,新金融,能不能节约社会资本,真正的预测到将来和行业的发展,把资本放到合适的地方?还有新技术,能不能做一个跟人一模一样的机器人出来?我不是把马云的话当成圣旨,毕竟阿里在真金白银的投。包括刚刚提到的围棋,围棋实际上是非常区分智力的,但Alpha Go却在短时间内彻底击垮了围棋行业的顶尖高手,脱离了我们的想象,Alpha Go它不是一套固定思维,是反向思维。
总之行业在变化。现在美国已经有金融大数据投资系统,它分析哪一些股价会涨的精确度会比绝大部分市场分析要高,因为它信息更准,而且会不断修正。今年1月31号,在匹兹堡有个软件打败了德州扑克的案子。德州扑克相比围棋,更复杂一点,因为有的牌还扣着,信息是不完整的。如果再一步步往前走,人工智能不但能预测未来,还能看到过去。我每天在恐惧,人工智能将来确实能取代交易员这一行,将来所有的交易肯定是基于算法,基于不断迭代。我相信很多东西发展是以指数增长实现的,尤其我们这一行,如果真正达到了所谓的奇点,我们这些所谓的交易员要全部退休了。其实还有很多还没有讲,但是因为时间有限,希望会后跟大家交流金融信息,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