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沁:新经济指数解读
非常感谢在这个场合分享一下对新经济的一些看法,我是数联铭品的陈沁。
我们现在在这里讲新经济时,其实有一个相对的概念,对立面就是旧经济。一般来说旧经济是说中国的传统制造业,我们能看到从2010年3月到2017年的第一季度,制造业对于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从超过50%下降到33%。而且我们能看到在上个年度的第四季度这个比例下降到28%,是一个非常大的下降。
同时可以看到第二个特点,除了制造业整体上的萎缩,也可以看到制造业内部有一个很大的分化。我们把制造业的所有行业分成三组别,分别是每个月的增长最快的25%,最慢的25%,和中间的50%的组别。我们看这三个组别在每个月的同比增长情况:在2012年—2017年到现在,每一个组别分化当中,最差的组比起最好的组来说,差距比起5年前要大很多,这是指在每一个行业内部有一个非常大的行业分化。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发现,中国的新经济可能就蕴含在其中。
新经济到底是什么呢?在中国目前要素禀赋变化非常快的阶段,现代的企业、现代的政府要用什么要素来促进经济增长?
这两张图显示了新经济的第一个特征,可以看到高技能的劳动力增长在扩张,但是低技能劳动力的扩张出现了停滞:左边这张图是2008—2016年本科生毕业生的数量和外出农民工的数量比值,2008年是基值100,2016年本科毕业生同比增长了150%以上,但是农民工只增长了120%;反过来看右边一张图,农民工的月收入和四大会计事务所应届本科生起薪(这是比较稳定的值)完全是一个相反的趋势,农民工的收入从2008年—2016年上升了150%,但是“四大”新入职的员工收入只增长了25%。尽管可能“四大”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但是能够代表一个毕业生基础的技能带来的收入。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使用比较便宜低技能劳动力投入的行业,可能在未来出现一些问题,因为能够使用的要素越来越贵,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这是第一个在劳动力上的特点。
第二特点是在资本的使用上,这是我引用这篇文章的一个图,从2000—2015年,两个现象:第一个现象资本的回报率下降非常快,特别是在最近的五年;同时,可以看到在最近五年,资本的成本上升也很快。现在,资本回报和成本的差距很小了,这个时候再像过去一样使用比较重的资本投入,不可能取得和以前一样的回报水平。2010年之前,1块钱的资本回报是20%,但现在下降很多,现在如果继续使用比较重的资本,利润空间可能会出现下降。
这两个要素禀赋的特点合并在一起:资产价格回报率变化对应就是轻资产,高低技能劳动力的变化,提示我们要加大使用高技能的人力资本。这两个特点是未来新经济主要的特点。新经济也是蕴含在中国的要素禀赋变化之中,使用这个要素禀赋变化去顺应它,有可能带来比较大的利润空间,这是对于新经济的整体要素使用的定义。
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我们用数据来定义一个新经济的范畴,共划分了十个大的类型,一共144个行业,包括互联网+、高技能的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等,并用大数据完善新经济的监测。传统经济检测往往侧重检测企业的经营结果数据,而我们使用大数据,侧重检测企业的经营行为数据,一方面是因为数据取得上的限制,另一方面是这样会有比较好的有前瞻性。比如说招聘数据,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当他会发现未来竞争力增强、市场增大的时候,才会提前进行招聘,所以使用行为数据对新经济进行监测,这里使用了一些指标体系,包括劳动力、资本、创新三个方面,看每个月新经济在总体经济中的占比。
这个基础上,我们创造了新经济指数,现在全名叫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NEI),大家可以在彭博上看到相关数据:它在30%左右波动,去年上升到35%,今年有比较大的下降,曾降到29%以下。所以,新经济并没有我们想象中发展那么快,在整个经济占比中并没有出现很明显的上升,相反从去年的下半年到现在,新经济的占比在下降。
在新经济指数与工业同比增加值的比较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2016年7月之前,新经济指数和工业同比增加值几乎是同向变化的,而2016年7月之后,这个变化变成反向,这是观察到第一个现象。
由此引发我们的一个好奇,新经济和制造业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2016年7月之前两者有一个同向的变化,之后是反向?我们把制造业的PMI放上去,就得到了答案:
2016年7月之前,制造业PMI相对处于一个萎缩区间,这时,是制造业里面的新经济对制造业的增长起到主要支撑作用;但是在2016年8月之后,每个月的PMI都是50%以上,制造业重新回到了扩张区间,这个时候对制造业增长起到主要支撑作用的,变成了传统经济,也就是说,新经济在这里出现了变化,发展趋势是出现了逆转,从2016年7月之前主要的贡献,变成了2016年8月之后的次要贡献。
新经济的占比为什么会下降?新经济对制造业增长为什么会在2016年8月之后变成次要贡献?我们可以将这个指数分拆成劳动力、资本、创新三个部分:
劳动力部分,我们按照规模来区分不同企业,可以看到,从2016年到2017年,规模最大的10%的行业,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占比上升到了非常高的高度,现在吸纳了招聘市场30%左右的劳动力,而去年的时候吸纳的劳动力只有20%,也就是说,一年增幅150%。按资本规模来看不同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也呈现了类似结果,也就是说,劳动力一方面向重资产的企业转移,另一方面向规模比较大的企业转移。
我们再看一下资本的转移,看下每月的工商注册数据里,哪些行业企业注册量最大。图中显示的是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不同行业企业的注册数据,可以看到有一些企业注册的占比在上升,有些在下降,上升最快的是哪些?工程、装饰、建材、建筑、建筑工程、种植等,也就是说,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建筑业、传统制造业吸引到非常多的资本,以至于将劳动力吸纳也转移到了一个比较重资产的行业。
在传统经济的刺激中,房地产的刺激在不断的起作用,我们使用房地产相关就业人员的数据来佐证,可以看到这个数值从去年开始不断的上升,2016年2月份的占比差不多是5%左右,但是在2017年的7月份占比上升了9%,这是一个很大的上升。
我们总结一下,理论来说,新经济在未来应该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从实际数据来看,特别是2016年7月之后,在某些原因的驱动之下,中国的经济又开始朝旧经济的方向转移,新经济吸纳的资源——不论是资本还是劳动力都在减少。
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新旧经济如何平衡、如何让新经济在未来资源变化的情况下不断的发展,这是我们将来要研究的问题。我主要讲这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