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鸿钧: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我们的经济?
各位嘉宾下午好,非常高兴跟大家分享最近我对人工智能的一些学习和思考。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叫“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经济”。讨论这个问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面,全球经济面临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就是如何重塑增长?从2005年到2014年,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的增长率长期的停滞不前,我们找不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第二个问题是工薪阶层,它的收入在GDP的占比里面是持续下降的。从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整个经济的增长,还是社会的稳定都存在很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尤其是最近这几年的发展,让业界和学界看到,是不是有个新的驱动经济增长的力量?这个力量如果能够驱动经济增长的话,它对于整个社会的改变会有哪些影响?这是我今天演讲题目的来源。
1999年,美国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先生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论断。他说,商业新法则就是“互联网会改变一切”。从他提出这个论断到现在,已经十多年过去了,我相信大家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电影、阅读、看新闻等等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另一方面,还是有很多东西还没有变化的,比如航空发动机的数据获取,1960年代和2015年的方式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很多的行业,比如海关报关等,也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在今天,我们很自然会问,人工智能对于我们的社会将有多大的影响呢?今天我会从三个角度来讲一讲。第一个斯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二个是人工智能和平台的结合,对于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形态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第三个问题是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它对全球经济平等和社会保障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经济的增长。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的增长趋势非常明显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整个全球的经济体,经历了相对比较高速的增长,之后在九十年代和千禧的前十年,整个全球的增长趋势其实是一直在向下的。到了2010年,我们整个的全球仍然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中没有完全复苏。埃森哲研究了全球发达的12个国家,这12个国家占整个全球经济的比重占50%。而这12个国家的增长都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上。很自然的我们会问,这是不是意味着全球经济增长的终结?美国学者罗伯特戈登教授长期研究美国经济的增长。他在其新书《美国经济的繁荣和衰落》里就认为,全球经济的增长,会持续衰落。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就会特别希望有类似与上世纪九十年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那样能够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因素。在这个北极熊,AI成为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就不难理解了。我们很自然的会问,人工智能在宏观层面对于经济增长有什么影响呢?
第一个,直观来看,人工智能能帮助我们促进生产和服务,以及促进创新和创意。人工智能一定会带来更多的创新。从这个角度看,人工智能会帮助我们推动经济的长期增长。换句话说,人工智能可以将全球的增长,从低增长重新带到高增长的水平。
第二个,人工智能会如何影响到GDP里面劳动跟资本的占比?人工智能到底属于资本还是劳动投入?这个问题,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克蒂在其《21世纪资本论》中就提到,资本在总产出中的占比越来越高。这个对于社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它意味着家庭的收入,在整个GDP里面占比会越来越低。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人工智能对于经济增长有什么影响?
我们可以借助一个简单的增长模型来讨论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可以参考ZEIRA(1998)的经济增长模型。简单来说,经济增长实际上大体可以看成一个抽象的生产函数。一个国家的产出,是由生产力、资本和劳动共同决定的。也就是,Y=AF(K,L)。这里的K,我们可以把它看做人工智能投入,或者说自动化。
根据这个模型,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自动化的比例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自动化的提升,会增加长期的增长。另一方面,自动化比例的提升,意味着资本在总产出里面的占比越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
这个简单的模型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含义。第一,人工智能理论上有可能会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我们忽略推导的过程,只看模型的结论,会看到经济增速
这里,a代表经济自动化的比例。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比例的提升,会带来经济增速的持续提高。前面的演讲嘉宾提到了奇点。这个实际上就是我们从经济学上定义的奇点。经济学家在这方面向自然科学学习了很多。我们希望可以对诸如奇点这样的概念做一个严格的界定。这里的所谓奇点,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就是持续的超高增速。这个模型表明理论上这个是有可能的。
第二个挑战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资本和劳动在产出中的占比。为什么这个很重要呢?因为这个会关乎收入的平等和长期的社会稳定。是资本占比提升,劳动的占比越来越低。这意味着贫富差距会增加,资本家是人工智能的投资者和获益者,而普通的工人则可能受害。这个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对于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给出确定结论前,我们可以简要回顾一下历史。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其实不是一个新的东西,它从信息技术一出现,大家就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非常早期的不同说法,就像90年代《经济学人》的说法是,计算机不会提升我们的生产力。Zachary(1991)也认为数据过载限制了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对生产率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但从96年到99年,美国私人部门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8%,是1980-1995年间的2倍。这段时间可以明显的看到信息技术带来的生产力的提升。人工智能鼻祖和行为经济学鼻祖西蒙(1965)也认为计算机和自动化会推动生产力的持续提升,但可能不是加速的提升。加速就是前面提到的奇点。也就是说,按照他的说法,人工智能应当会持续提升生产率。至于奇点会不会出现,按照他的说法,不会。
我们来看埃森哲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美国生产率的增长,到了2030年可以翻倍,意味着全球的经济增长,可能会重新进入高速增长的环境。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它意味着可能我们会面临新的增长周期。
经济增长的源泉,无外乎生产率的增长、资本投入的增加或者是劳动人口的增长。我们如何去理解抽象的增长模型中人工智能会导致长期的总经济增长?第一个,从资本的角度看,人工智能的投资,有很多资产,它是不会折旧的,甚至会增值的,因为它有学习能力,比如阿尔法狗,它一天比一天聪明。这个和我们传统的资本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二个从劳动角度来说,人工智能和劳动的关系。我们将人工智能看成是劳动的替代还是劳动的互补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部门,人工智能会替代掉人工,但是在其它很多部门,人工智能和劳动是互补的。而且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替代,有可能意味着我们会接受更多的教育。教育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第三个问题是全要素生产力。人工智能会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有两个原因可以相信人工智能会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第一个是公司组织的效率,我认为AI,会使得组织的效率大幅度的提升的。AI意味着科学管理的过程会提高很多。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参考斯坦福商学院教授Nicolas Bloom的研究。第二个是要素的错配会导致生产效率的损失,而AI会提升要素在跨行业跨部门的提升和配置的效率,比如现在的金融行业就配置了太多的资金和太多的人才。人工智能会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人才跟资金的配置,跨行业会提升效率,这个会导致经济的增长。
我们看一下,历史上不同的技术驱动生产力的变化,我们为什么会认为AI可以提升生产力呢?1910年代,蒸汽机驱动增长是0.3个百分点,95-05年代,我们可以看到IT启动的增长达到了0.6。根据麦肯锡的研究,AI驱动的增长,很有可能会从0.8上升到1.4个百分点。如果这个数字真的能实现,AI对于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是非常大的。在全球经济增速只有2-3个点的情况下,增速提升1个点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麻省理工学院的David Autor教授在谈到人工智能的时候说,“很多人在谈论人工智能时,只考虑了其替代效应,而低估了互补效应,低估了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新产品新服务以及由此带来的增长”。这是我特别认同的一句话,我们很多人在讨论AI的时候,可能会讨论得比较多的是AI对人的替代,但是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AI它会带来更多新的产品,新的服务以及新的创新。这个带来间接的效应是非常非常大的。我坚定认为会超过对人工的替代效应。这个是我比较乐观的一个理由。
按照埃森哲和经济咨询公司前沿经济学(Frontier Economics)的研究,AI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增长在2035年会超过八万亿,在整个经济中占比会超过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将来经济增长里面,会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AI驱动的经济的增长。在其研究的12个国家,他们认为,AI会使得经济年均增速增加一倍。
总体来说,AI对于我们整个经济的增长,会有很大的影响。我个人的观点是,我们可以适度的乐观,相信AI对于整个的经济增长会有很大的提升,这是我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
我的演讲的第二个内容是我要跟大家分享我最近的思考,这个是关于平台经济的。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的公司,滴滴、阿里、谷歌,这些都属于平台型的公司。我认为平台经济的商业模式,可能会影响到很多层面,包括国家层面,包括地方政府,包括城市,包括我们讲的产业。而人工智能的出现,会加剧这个过程的演讲。
在讨论这个之前,我们先来看PC行业的演变。PC产业很有意思,这个行业的演变,有可能会在将来的很多行业会重复这个趋势。传统的计算机行业,比如典型的IBM,是垂直的整合,就是一篮子所有的环节都是自己做。但是今天的计算机行业是什么样的呢?这个行业是非常碎片化的行业。这个行业只有极少数的关键的玩家做主打,比如芯片行业的因特尔,操作系统的微软,而所有其它的部件,都成为普通的标准化配件提供商。你们会看到计算机行业的演变,原来这个行业是垂直整合,演变到现在这个状态下,意味着这个行业,被少数核心玩家在主导,其他都不过是配件提供商。这意味着这个行业的利润被少数平台型的公司主导,其他人只能赚非常薄的利润。这个是非常大非常重要的一个演变趋势。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平台的趋势,意味着,任何一个产业,如果都像PC行业的演变,意味着行业里面大部分的公司,只能扮演一个提供标准化组件的趋势。就是从纵向的整合,演变为横向的组件部分。这个是大的趋势。
第二个趋势是因为平台化后,产业的合作和融合更加明显。一些提供单一功能或服务的企业,就存在通过其独特服务渗透到其它行业,进行平台覆盖的可能。行业的分散化意味着核心的主导公司可能会通过技术来颠覆传统行业。比如在汽车行业,传统的霸主是通用、福特、奔驰这样的汽车制造商,但是在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时代,谷歌和特斯拉就完全可能通过他们核心的驾驶技术或充电技术,颠覆传统的行业。传统的医疗行业,新兴的科技公司,也有可能通过智能手术技能来颠覆这个行业。
第三个重要的趋势是AI的基础设施本身能促进增长,这个增长包括硬件,包括数据。大家可以看到为什么现在的大公司会有高增长,为什么会强者恒强,因为这些大的公司,手上掌握了很多数据,会使得他们的优势加强。
这个趋势意味着,平台的演变会影响一切经济形态和组织形态。意味着平台的模式将主导一切,平台型的国家会出现。美国和中国构成的G2,会成为全球经济的超级两强,其它国家会成为全球政治和经济上的组件和配角。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国家,AI会使得他们在资本、技术方面的优势进一步的强化。类似的,平台型的城市,会导致人才跟资本规模效应更强,更集中在大城市。第三个是平台型产业的普遍化。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AI这个产业里面,比如说非常典型的突出的玩家,但是我们将来一定会看到类似于微软这样的公司出来,会有一个主导机器的操作系统,这个行业一定会出来一个大的玩家,这个是必然的。类似于微软的超级平台。所以强弱的分化会非常非常明显。我们也可以预计,目前经济体量较大的国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会非常多,并进一步导致强弱分化。
最后我想和大家讨论的是人工智能和社会保障相关的问题。我们前面刚刚提到了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贫富的差距加大。资本产出在GDP里面的占比越来越高,意味着大的公司,大的企业家、资本家,可能在分享的蛋糕里面,占有的比例会持续上升。这是第一个比较大的担心。第二个问题是富的国家和大的国家,更具有AI的投资能力。我们可以看到2016年,全球AI的投资,美国占60%,中国是17%,排在第二位的。所以将来AI的投资里面,小的国家,就不会有他们的角色,他们只是纯粹的购买或者是消费者。而美国、中国这样的国家,强的国家会越来越强大。
第二个相关的是很多人讨论得很多也非常担心的,也就是AI会不会导致失业?虽然我们目前难以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还是有很多规律性可以预测的,一定会有很多工种会被机器替代。麦肯锡的数据认为美国51%的工作可能会被机器代替。人工智能对工作的间接效应呢?人工智能会不会创造更多新的工作?我个人的观点是,人工智能会替代掉规律性可预测的工作,但会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所以我觉得担心可以有,但是不用太担心。我们可以回顾一下,80年代pos机的引入,当时整个业界非常担心,pos机是不是会把人替代掉。实际上,pos机在美国全面的推广,并没有导致零售店里面人员就业的减少,实际上就业人数是增加了4%。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有类似的效果,对于一些行业可能会有替代,但同时肯定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工作。
这里的挑战在于,落后的经济体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尤其可以看到,原来传统的低成本的劳动力参与全球竞争的国家,你会看到机器和智能生产的出现,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压力。这种情况下,需要寻找新的趋势,寻求新的发展,特别是寻求全球的平衡发展。
另外一个挑战在于,低收入低教育的群体可能会面临更高的风险。因此,政府应该考虑,怎样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低技能低教育水平的这部分人没有工作,我们要解决一个基本的生存保障。这个对于小国家低收入国家来说是比较大的挑战。
简单总结一下我的演讲要点。我的观点非常明确。第一,AI一定会提升生产率和长期的经济增长,这个经济增长,我认为在将来,会使得全球在过去十多年里面整个的滞胀的情况可能会发生改变。具体是什么时间?刚刚几位嘉宾有提到,我个人觉得,九十年代末期互联网的发展表明可能需要再过几年,个人感觉到了2025年时候,这个行业会有比较成熟的大规模的发展。
第二个,我坚定的认为,平台+组件的模式会扩张到国家层面和城市层面,将来一定会强者越强。我觉得AI会加大超大城市的出现趋势。每个产业,我们可以看到超级的巨无霸的龙头公司,他们的触角可以渗透到很多的相关的公司去,这个跟原来有很多的区别。实际上这个区别已经很明显了。最近大家看,全球科技类的公司高速增长,实际上我觉得跟这个趋势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
第三个,除了跟AI直接相关的,我觉得另外一个在创新创意方面,可能会出现很多新的工作岗位。包括刚刚讲到的POS机的例子,一定会出来很多新的工作。而且全球有过统计,实际上过去25年里面,有1/3的工作是过去没有的。所以AI的出现,我觉得一定会带来很多新的工作工种。社会保障的挑战会很大。这个需要国家的协同。以及更多的具有社会责任的公司参与到国家治理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