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长春:中国制造业再繁荣
总体来说,当前我国新经济处在一个比较快的发展过程,其规模也较为可观,这既是全球正在进行的新工业革命的结果,又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旧经济相关行业大幅收缩,消费对经济贡献不断扩大)的结果,更是我国技术数十年积累的结果。我们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处于新一轮的资本开支周期,叠加继续深入的新工业革命,对我国新经济,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非常有利。
2000年以后,全球形成了两波资本开支周期,第一波是2002—2009年,第二波是2009—2016年,2017年很有可能是新一波全球资本开支周期的开始。我们是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做出的判断,当前,基本上主要发达经济体资本开支的增速都往上走,美国连续三个季度的回升。
那么什么原因引起这新的一波呢?我们认为有四方面原因,(1)目前美欧企业和家庭的杠杆率比较低,正处在一个新的金融周期往上走,确实在加杠杆,(2)美欧的消费比较旺盛,(3)企业的盈利状态比较好,更关键的是(4)美国减税很有可能引起减税潮,催化设备投资。
在这一波周期中,到底是哪些行业方面的设备投资在增加呢?我们主要看到信息处理设备(在美国,占整个设备投资的35%左右)和工业设备(占比20%)。前者主要是电信设备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后者主要是通用、专用机械和金属加工器械等。这个跟中国的出口数据也是非常吻合的。之前两轮全球朱格拉周期中,中国的机电产品出口年度高峰增速是30—50%,假设这一次是15—20%,中国的出口有望在未来两三年维持7—8%的水平。而在我们出口产品中,技术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2000—2006年,之后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停滞,目前也出现了回升的态势,表明新经济的动能在增加。
在美国,新工业发展至今已经使得信息技术及服务在整个经济中至关重要。 在宏观层面,过去几年当中,信息技术及服务类高峰时贡献美国GDP增速达0.8个百分点,40%左右。在企业层面,中美两国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的销售增速在2010-16年间都居各行业之首的。目前在美国上市的信息技术率企业的市值占整个股票市场总市值的21%左右,居各大行业之首。更具体些,把信息技术类的行业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硬件,一部分是软件。硬件部分包括半导体、通信设备、电子设备、计算机外围设备,而软件部分则包括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和软件。总体来看,过去几年当中,半导体设备和互联网类企业表现最好。
想比美国,中国信息技术及服务业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增速快但规模要小些。我国信息技术及服务业上市公司在我国股市总市值只有12%,在所有行业中第四。但其销售在2010—2016年间累计增加了200%,居各行业之首的,其中也是半导体和互联网类企业表现最好。近年来,这些销售增速还有所加快。就企业资本开支而言,近三年来(2014年中-2017年中),新工业革命概念相关的行业(如高端装备制造、5G、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等)的资本开支也比较快。
在宏观层面,对于中国GDP贡献来说,信息技术产业,数据比较短(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公布季度数据),尽管GDP增速在回落,但是信息技术产业却加快,三季度同比增长29%。与公司层面数据一致,增速快但规模不大,只贡献了GDP增速的11-12%。
除了当前全球朱格拉周期及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支持我国新经济发展,中国既有大量的人才储备又有数十年的技术积累。虽然人口红利开始下降,但中国仍有较为明显的工程师红利,当前我国工程师有90万,是日本的五倍左右,而且每年都有160万理工科毕业生。另外,我去过很多的企业去调研,有很多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在过去十年的技术积累当中,目前有些处于世界一流,有些已经基本上可以做到进口替代。他们雇佣的工程师相对来说性价比比较好,人数比较庞大。所以相对来说我们人力资源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我们认为十九大之后政策或有所变动,供给侧改革将可能从之前的“减法”过渡到“加法”,从过去强调去库存、去产能到更多提高供给质量、效率,从而可以促使新经济更快地发展。我们预计后续政府将会从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政策去引导资本向高端装备制造业、5G、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这方面指引也事关如何顺利实现从当前完成全面小康社会过渡到2020后实现基本现代化强国。
借鉴日本当时70年代中期的经验来看,我们认为中国有可能在未来10年开启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时代。中国很可能处在日本70年代中期,那个时候的日本经济因为房地产市场大幅调整,GDP增速从9.2%掉到3.8%,“旧经济”的产能开始停滞,但“新经济”(机电行业的产能)扩张比较明显,虽然技术材料的产能停滞或者说下行,和中国目前所处的情况差不多,而且日本就是那个时候从一个真正的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过渡。
最后,总结下,我们认为在对中国的经济不能过于悲观的同时,也要保持对经济结构调整保持乐观。第一、全球资本开支增加,还要延续两三年;第二、政府对新经济支持力度会加大;第三、中国境内技术积累这么长时间,有能力做个质的飞跃;第四、我们人力资本红利正在释放;第五、我国消费正在升级,消费率提升,从需求上也保证了我国制造业升级换代。所以未来几年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业会由大变强,所以新经济未来几年发展会比较充分。